發揮資源優勢,“衛星城”模式打造超級幼兒園”
【基本情況】
聊城坐落于山東省西部,毗鄰河南、河北,現有人口約594萬,是一個以工業作為支柱產業的三線城市,房屋均價6000-7000元/平米,消費水平在整個山東省屬于中上等水平。
聊城東方教育集團是當地一家有名的教育機構,1996年創辦東方雙語小學,經過20多年的發展,至2015年底,東方集團旗下擁有1所小學(兩個校區)、1家培訓機構和1所幼兒園。其中小學在校學生有8000人,是聊城地區最好的小學。
2012年,東方集團開辦了自己第一家幼兒園,但實際運營狀況并不理想,收費低、條件差、教學傳統,僅僅達到了看孩子的目的,是一所低端園,與東方雙語小學建立的品牌相比,相差甚遠,無法形成呼應和銜接。小學現成的技術、能力并不能直接復制到幼兒園當中。
此時,地處市中心,和小學同在一個校區中的第二幼兒園,室內面積1200平米,戶外面積400平米,正在裝修,即將啟動。那么,位置好,但容量不大、條件一般的二園,應當如何定位?繼續走一園的道路,還是重起爐灶?
在2015年年底到來的時候,這些問題擺在了東方集團面前,必須面對和解決。是弱化幼教,集中力量把小學做大做強?還是發揮小學品牌優勢,大力帶動和提升幼兒園,使之與小學形成良性互動?
同時,還有一個新的機會是,由于品牌的影響力,東方雙語小學需求迅速擴張,出現小學學位一位難求的局面。集團擬在聊城西部外環,擴建小學的新校區,同時也考慮建一所大規模、高水平的新型幼兒園,有望在兩年后,也就是2017年投入使用。
面對這樣的局面下,應當如何制定發展戰略?幼兒園項目應當何去何從?
【診斷分析】
這個項目有相當的復雜度,先來梳理一下當前情況,包括已知事實、存在問題以及資源分析:
1.聊城幼兒園的市場需求旺盛,以一園目前的辦學條件,仍然供不應求。
2.家長消費能力不是問題,但缺少好的、成規模的品牌幼兒園。
3.東方小學有明顯的品牌優勢和口碑優勢,但沒有得到充分發揮;
4.一園滿員狀態,條件差、定位低,但不宜大動作,也不能支撐幼兒園新定位。
5.二園位置佳,緊鄰湖區,周圍環境好,但班級面積。50平米左右)、總空間有限,最多容納150個孩子。也不足以支撐新品牌形象。
6.計劃建設的三園,規劃建筑面積16000平米,有足夠的空間容量,但地理位置很不理想,地處郊外,緊鄰農田,遠離市區與人口聚集地,周邊幾乎沒有居民,單獨運營招生將面臨很大難度。相比于市區的上百所幼兒園,家庭每天把將孩子送到3-5公里以外的郊外來,這需要跨越很大的空間距離,和心理距離。
7.東方集團已經形成的良好團隊文化,務實、創新、學習,其結果就是小學的辦學質量、家長口碑非常好,在小學,很多新的理念是東方集團率先推行的,引領了當地辦學方向。但在幼兒園辦學過程,沒有體現出這種優勢,教學陳舊保守、跟著家長跑,沒有形成自身核心的東西。
【四大難題】
1.如何迅速建立起在幼教領域的品牌形象?
2.第三園位置偏遠,如何克服距離障礙,順利招生?
3.三所幼兒園情況迥異,如何定位?相互關系如何?能否聯動,形成整體?
4.幼教團隊薄弱,一口吃不成胖子,操作這么龐大的項目,可否分步實施?
【解決方案】
針對聊城東方的四大難點,提出的解決方案,主要圍繞著以下思路展開:
第一,硬件建設:打造超大規模、環境超一流的的超級幼兒園
第三園的整體的設計思路的關鍵詞是“超前”,即打造一個現代化、理念領先、條件領先的超級幼兒園,在空間設計、設備設施配備上,要有鮮明特點,具備足夠亮點和吸引力,呈現出超一流水平。
三園的規劃設計是從空地就開始了,這一點和大部分先有房子再開始裝修設計有所不同,設計師介入的時間點比較早,這樣,很多后期在幼兒園運營、教學中的思路,提前在設計階段就開始考慮,比如:所有功能教室的設置,都有后續的配套課程或者活動支撐。
既然空間規模足夠大,就要在規劃中發揮規模大的優勢。16000平米僅規劃了20個班級,每個班級的面積超過150平米。功能區域、特色教室多達十幾個,包括兒童游泳館、BY陶藝教室、創構坊、科學樂園、烘焙教室、棋室、武術館、繪本館、時空隧道、劇場、多功能感統訓練/體育訓練館、休閑吧。
在戶外場地,規劃建設了水系、海盜船、特洛伊木馬、環山足球場、迷宮、小勇士空中賽等大型設施,還利用屋頂空間,建設了空中花園。未來,還規劃有兒童農場、拓展訓練基地。
三園這樣的設計思路,保證了三園擁有強大的吸引力。當家長擇校時,在他考慮“條件好”還是“距離近”的爭奪中,取得勝勢,這就是為什么要建超級幼兒園的第一個原因。
第二,用“衛星城”概念,建立多校區,既發揮超級幼兒園優勢,又徹底解決“位置偏遠”問題。
前面提出的四大難題中的第二和第三難題,要一起來整體解決。幾所幼兒園,都要有明確的定位和發展側重,相互關系也要理順。同時,東方小學的品牌的優勢很強,戰略方案,也要充分發揮這一優勢。
東方集團原先提出來的方案是一園、二園、三園不同定位,后來被我們否定了。不是要建設多定位的不同幼兒園,而是要打造“一個超級幼兒園”的不同校區,而稱為一校區、二小區,或者東校區、西校區。關鍵概念是一個幼兒園,而不是兩個幼兒園。就像我們說臺灣,一國兩制。
對于家長來說,是選擇了一個幼兒園,至于具體在哪個校區上學,可以很容易解決?梢跃徒雽W,你可以就近送到市中心的二校區,學校有校車,可以把你擺渡到新校區,這樣就不存在距離問題了。當然,你也可以自己開車直接送孩子到新校區。
同時,第二園所面臨的空間狹小、沒地方、條件有限的所有弊端,就因為和大校區聯結到了一起,就徹底解決了,整個第二個園提升到了第三個園的水準?梢砸巹澇啥䦂@全部為小班,孩子通過班車,可以去三校區活動。等孩子大了以后,升班到中班、大班,則完全在空間更大的三校區學習生活。
這樣一來,一舉數得:
(1)徹底解決了新校區偏遠的問題。
(2)徹底解決了二校區空間小的限制。
(3)提升了二校區檔次和收費,新老校區一致。
(4)充分發揮了二校區緊挨小學、位置好、招生好的優勢,不斷向新校區輸送生源。
三校區16000平米只規劃了20個班,看上去很浪費,但是要是能夠圍繞它建立多個衛星城,就一點兒都不浪費。衛星城、多校區的概念,徹底解決距離偏遠和資源共享的問題。整個運營最核心的部分。未來,四校區、武校區,可以分布在城市的各個方向,場地條件不用很大,只要和三校區聯動,條件都成為超一流。
主校區和衛星城之間,是相互依托、相互支持的關系。主小區提供更大更好的辦學條件、資源共享,衛星城則提供更貼近客戶的信息傳播點。
第三,軟件建設:分步驟打基礎,風物長宜放眼量
雖然東方集團有二十一年的小學技術,但在幼兒園方面也走了彎路,老園僅僅是個低端園,用現有技術是撐不起這個品牌的。在上述方案中,硬件環境的超一流通過設計規劃可以達到,但是作為超一流幼兒園,尚缺少一個重要支點,就是軟件,高端品牌不僅僅依靠硬件,更重要的是軟件建設。
而軟件的建立比硬件裝修還要困難的多,一園四年創辦經歷就是例證。我們提出的思路是:分幾個臺階幾個步驟,進行軟件建設。
第一步:在三園長達1年的建設期、裝修期,借助第二個園,提前開始軟件建設,建立蒙氏教學實驗班。
因為二園園所小、位置優、招生好,不用花精力去做營銷,把全部注意力放在教學上,家長也不會挑三揀四,所以利用這些先天優勢,集中精力來學習博苑教學、學習蒙氏,鍛煉教學隊伍。多出了一年的準備時間。
第二步:二園如同先遣部隊,技術的成熟和教師隊伍建設,為三園開園的一鳴驚人打下了軟件基礎。
第三步:教學深化階段。這一階段,是什抓教學、擴大專業教師隊伍規模的階段。
第四步:由超級幼兒園,帶動新的“衛星城”。隨著三園軟件的成熟,它對一園的提升改造,四園、五園新的衛星城的支持,就從硬件,拓展到軟件和人力資源的有力支撐。
【專家點評】
這是一次名副其實的“強強聯合”,在本地擁有雄厚實力的聊城東方教育集團,通過加盟博苑教育,借助博苑在幼兒園規劃設計、戰略策劃、核心教學和營銷方面的強大的專業力量,僅用了1年多時間,就解決了幼教項目的“四大難題”,擺脫幼兒園發展的困擾,在聊城幼教行業,建立了起新的標準,迅速建立自己的幼兒園品牌,將幼兒教育品牌發展成繼小學業務后的第二大核心業務,與小學業務銜接、呼應,成為聊城幼兒、小學綜合教育第一品牌!
衛星城的策略,效果顯著。本來二校區報名報不進,現在都給倒到三校區了,本來二校區收費低,現在跟三校區拉平,不管招了多少生,都可以擴展到三校區,無論從社會效應和還是經濟效應,都取得了巨大成功。從一月份開園只有6個孩子,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已經接200個,收費是全聊城最高。
截至2017年5月,聊城東方雙語小學發展到4個校區,在校生近9000人。博苑東方幼兒園有3個校區,規劃第四個校區,在冊幼兒400多名,預計兩年內將達到1500人,成為名副其實的超級幼兒園。
【聊城東方大事記】
2015年10月14日,參加第42期園長論壇
2015年10月30日,簽約加盟博苑
2015年11月3日,博苑專家小組赴聊城進行調研、資源分析,給出第三園的整體方案建議和規劃,設計工作啟動。
2016年3月份,二園完成簡單裝修后,開園。
2016年5月,三園進入建筑實施階段,設計師回訪指導,調整規劃和設計方案。
2016年7月,申請蒙氏入園培訓,在二園進行。
2016年9月,三園裝修開始。
2016年12月,三園裝修完工。
2016年12月20日,博苑督導師入園進行數學、營銷、管理督導。
2016年12月25日,圣誕大狂歡活動在三園舉辦,5000人參加。
2017年1月,三園開園,開展博苑課程體驗。
2017年3月23日,專家組回訪,針對營銷、教學、管理提出建議。規劃第四所“衛星城”園。
2017年4月11日,三園在冊人數達185人,博苑教育第27期幼兒園區域現場會在聊城東方舉辦,500名園長教師以及500名家長參加大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