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煤廠到生態幼兒園——遂川博苑幼兒園的進化之路
煤廠和幼兒園能有什么樣的關聯呢?一個黑暗臟亂,另一個陽光亮麗,煤廠辦幼兒園?別開玩笑了……
背景:
這是位于江西遂川縣的一個舊煤廠,位置偏僻。幼兒園的創辦者是一位大學教授,大家稱他為廖博士。我們第一次發現這個場地時,廖博士的朋友、家人全都反對。
這么個場地情況,怎么能做幼兒園呢!
資源分析:
當博苑的總優化師云飛老師到達現場后,廖博士有了一位盟友,在這兩個興奮不已的人看來,找到這個煤廠,不啻于發現了一塊寶藏,它有——
1. 超大的戶外 ,建筑面積為3500 平米,戶外面積為3000 平米;
2. 參天大樹,各種綠植;
3. 有跨度極大、房高很高的一處大廠房;
4. 太多有趣的地形和空間,可以盡情想象和規劃。
解決之道:
煤廠內部的戶外場地分成三個部分:前院、中院和后院。
前院
煤廠的門口外的道路十分狹窄,經常會堵車。當幼兒園開辦起來,這一問題會更加嚴重。
因此,將前院規劃為一個開放性的家長等候區,讓家長可以進來、停車、掉頭,避免擁堵。同時,這里也是設置宣傳欄的好地方。
前院的地面已經硬化,雖然不好看,但正好停車,不必進行處理。原來礙眼的水泥花壇用低矮欄桿來代替,綠化和小景觀可以再多做一些,美化前院的環境。
前院正對著的是一個 600 平米的廠房,大跨度,沒有柱子,房高達到 8 米。屋內采光不好,漆黑一片。面積大、跨度大、房屋舉架高、采光差,而這些“劣勢”正是做兒童劇場的絕佳場地。同時,這一場地也設計成室內運動館、室內輪滑館,南方多雨,這塊場地保證在陰雨天氣孩子們的運動時間。室內配備有活動式的小凳子,演出時擺上,平時撤掉,這塊地方就變成了舞蹈廳、室內運動館。地面采用園長之家提供的塑格運動地板,可以很好地開展各種球類、跑跳、輪滑項目。
中院
中院規劃為公園區,所以綠化最好。
怎樣把小樓、大樹、平臺、花壇、石凳這些元素有機地結合起來呢?
首先浮現在腦海中的圖景:背后的兩層樓成為了孩子們的繪本館;簡單粉刷后的花壇、小樓前面的平臺、以及小路,均采用防腐木地面;入口處,簡單地以一個木門來呈現,門上書寫著“書苑”兩字。
籍由這樣的設計,我們希望傳遞的是——讀書不是一件苦差,它應當成為孩子們最享受的時刻——在樹蔭之下,避開了當頭的陽光,在木臺上、花叢中,愜意地看自己喜歡的書,徜徉在探索的海洋里…
綜合樓臨街,原來的圍墻被拆除了,改為透明的欄桿。原來的綜合樓要穿過一個門洞,改造后,這個門被封閉起來。規劃時,特意選了臨街的這個地方改造成兒童游泳館。臨街的一面采用落地窗,在街上來來往往的行人,可以透過窗戶看到游泳館,既利用了地形特點,也起到了宣傳效果。
原來有一堵圍墻把中院和后院隔開了,影響了空間的通透,當然毫不猶豫拆掉了它 !
拆掉的圍墻渣土哪里去了?變成了看臺的一部分?磁_既是書苑的一部分,成為孩子們看書的坐臺;同時又是后院操場的觀眾看臺,當孩子們舉辦運動會時,觀眾們就坐在這里。
后院
后院是運動區,是擁有大面積草地的操場,完美集合孩子們喜愛的各種球類及其他多種運動。
除了大力改造戶外之外,室內的裝修也下了不少功夫。室內擁有完備的科學實驗、陶藝教室等,而所有教室的裝修都比較簡潔,寬敞,明亮但避免了過多裝飾,讓孩子們更專注于探索的工作……
遂川博苑幼兒園大事記
2012年12月8日,參加第21期園長論壇。
2013年1月1日,簽約加盟博苑。
2013年1月,博苑專家小組赴遂川進行調研、資源分析,給出整體方案建議和策劃,設計工作啟動。
2013年1月,設計圖完成。
2013年3月1日,裝修正式開始。
2013年6月,廣場上舉辦了卡通人物遞傳單活動,到場人數200人左右。
2013年7月,在河南信陽參加為期一個月蒙氏初級、奧爾夫、韻語識字、多元智能、快樂英語、快樂拼音等培訓。
2013年8月,博苑督導師入園進行營銷、教學、管理督導。
2013年8月,舉辦了免費親子體驗課活動。
2013年9月1日,正式開園,在冊人數80人。
2017年6月29日,在冊人數260人。
2017年6月29日,已發展成為一所幼兒園,一家注意力訓練中心,一個訓練基地的教育綜合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