戰略轉變,老園獲新生;資源分析,舊貌變亮點——河南濟源博苑幼兒園案例解析
【基本情況】
河南濟源博苑幼兒園是一所由小學改建而成的老園,位于市中心的位置,周邊競爭非常激烈。幼兒園占地面積5000平方米,教室面積約60平米/間,每年招生人數可達XXX人,是濟源最好的幼兒園之一。在加盟博苑之前,一直使用另一家加盟機構的課程。
【診斷分析】
第一,定位過低,浪費了原有的環境資源。
該幼兒園規模很大,有一個6千平米大的院子,同時操場也極大,樹木很多,綠化很好。其實,有這么大的場地,這么多的樹,應該是一個很棒的幼兒園,但它之前卻是一個中低的幼兒園。在整改之前,它的定位定的比較低,收費也很低,整個環境的感覺跟園所的收費定位都不相配,大大的浪費了它的場地資源條件。
第二,沒有明確的策略,就不知道前進的方向。
之前該幼兒園也同一家加盟機構合作過,這家機構帶來了一些課程,但僅是課程構不成園所的靈魂,沒有一個明確的運營的策略,依舊看不到前進的方向。就像當年劉備沒有遇到諸葛亮之前,沒有核心的目標和策略,僅有一些特色的兵種是構不成它的核心品牌能力的。同樣,這家幼兒園在當時對他們的發展目標、特色和核心的競爭力也是非常的迷茫。
第三,招生結構不合理,造成招生效果事倍功半。
這家幼兒園是由原來的小學改造而成,所以它最早是辦學前班起身,大部分的學生是學前班,比例可以占到70%。學前班的問題是幼兒園花很大的力氣是把學生招來了,但這些學生在這待個一年半年肯定要走,所以這所幼兒園每年的畢業量,也要占到大約7成。同時,幼兒園的招生結構上的不合理,也造成了它的教學 “小學化”傾向比較嚴重,在學前教育方面并沒有建立起核心的點。
【資源點評】
該所幼兒園周圍居民素質高、戶外面積大、綠化好,具有天然的資源優勢,但是卻未得到充分的利用。學前教育未成體系,加之收費低,園所的定位儼然是一個中低端的幼兒園,這大大的浪費了原有的優勢資源環境。從根本上看,幼兒園并沒有明確的運營策略,所以在當時的情況下,幼兒園無法擺脫傳統幼兒園的束縛。
【解決之道】
第一,明確目標,找準定位。
幼兒園所處位置周圍機關單位比較多,人群素質相對較高,所以在定位上,幼兒園應該率先做出一所理念先進、追求素質教育的當地最好的幼兒園,徹底擺脫中等偏下的幼兒園群體。同時充分發揮現有的場地環境資源優勢,結合博苑理念,突出綠色、自然、運動的特點,與盲目追求小學化教育的幼兒園拉開差距。
第二,制定策略,劃分階段。
該幼兒園在整體改造上無法一蹴而就,而是劃分了四個階段。第一個階段,以擴大招生人數為目標。這么大的項目,幼兒園租金、運營各反面的壓力很大。之前它花了很大的裝修投入,但是沒看到什么效果,所以,不能一上來就提高收費,而是要擴大招生,提高知名度,硬件上要提升感知度。第二階段,在有足夠客戶基數上,建立更好的班級。因為該幼兒園規模比較大,無法一下子提升教學質量,所以就以建蒙氏實驗班的方式,進行差異化服務。第三個階段,不斷擴大實驗班,直到總體教學以蒙班為主,在人數、教學檔次都提升之后謀求建立分園。而在第四階段,便是努力成為濟源的一個本地連鎖幼兒園的知名品牌。
第三,結合營銷,改變舊貌。
在明確了定位及發展方向后,工作的重點就變成了如何改變外在的形象,同時搭配開展相應的營銷手段。
在裝修上,幼兒園之前的一些投資是比較不合理的,比如幼兒園三四層樓的教室都配置了投影和觸屏,卻同時保留了原來的黑白講臺,這看上去依舊不是新型幼兒園的樣子。為了改變這種老舊的形象,在設計規劃時,設計師從入門到院子再到教室,都結合了該幼兒園本身的特點,為幼兒園做了一系列的改造方案:
1.幼兒園的戶外場地比較大,于是規劃設計師規劃出一個一千平米的沙池,形成了一個沙灘。在沙灘上,設計師設計了迷宮、攀爬架等戶外設施,增添了沙灘的趣味性。這樣大面積的“玩沙”區域,對見過了小戶外幼兒園的家庭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沖擊,這也為今后的營銷活動打下了良好基礎。比如圍繞沙灘,幼兒園可以舉辦各種各樣的沙灘活動,尋寶、運動會等等。
2.除了以沙灘為主的運動拓展區域,幼兒園還開設立了以“綠植”為中心的綠色種植區,這個區域包含種植功能,還有大面積的草坪和樹木。在這個區域中,幼兒園可以舉辦親子植樹活動,比如每一個入學博苑幼兒園的孩子,都可以在爸爸媽媽的陪伴與見證下種上一課小樹,這棵小樹將一直在,陪伴孩子共同成長。
3.幼兒園中還留下了一個之前小學使用的食堂,食堂是一個大的框架結構,這樣的結構十分適合做成幼兒園的小劇場,用來舉辦集會、演出、大型活動等等;蛘哌@里可以做成兒童游泳館,
4.另外該幼兒園里還有一個食堂,這是之前的小學留下的,但是幼兒園是不需要食堂的。食堂是一個大框架的結構,所以可以利用它做成兒童小劇場,來舉辦集會,演出,大型活動等等,或者是做成兒童游泳館,根據情況二選其一。最終在綜合的考量下,將這里做成了XXXXXXXX。
有了這樣圍繞現有資源打造的場地優勢,便可以開展以“請進來,走出去”為核心的體驗式營銷活動,把這里打造成周邊居民的文化活動中心,并在這里舉辦各種各樣的圍繞兒童教育的公益性的社區活動,讓家長被幼兒園巨大的場地優勢吸引,并讓家長感受到幼兒園的專業性,讓幼兒園品牌在家長心中的認知度逐漸建立起來。
再后期方案的執行上,幼兒園連續三年舉辦了兒童廟會等活動,包括兒童獨立夜、國內游學等等,種類非常的豐富。這樣豐富的活動,打動了越來越多在機關單位,在學校就職的家長群體,讓他們愿意把自己的孩子送過來。孩子來到幼兒園之后,身心的成長,也實實在在的擴大了幼兒園招生的影響力。
第四,優化結構,提升教學。
做蒙氏教學實驗班的契機,讓幼兒園在低年齡段的招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,持續的教學優化帶來了幼兒園學生年齡結構的變化,一年時間,學前班學生的比例從七成變成了五成,兩年后,學生的年齡分布情況就已經達到了正常幼兒園的水平。
在教學生,幼兒園積極參加各種培訓、交流活動,并逐漸打造起幼兒園的核心競爭力。
【運行結果】
在河南地區,河南濟源我能行幼兒園在教學、環境、教師的團隊文化建設等方面都達到了先進的水平。目前老園已經滿員,新園也已籌備建立,同時還在郊外與人合作建立了一個集農業種植,戶外挑戰,生態體驗為一體的兒童戶外拓展基地。
總體來說,一個項目最重要的是策略:清晰的目標,正確的戰略。只有這樣,技術上才有施展的余地,僅僅像貼補丁似的添補一些課程,是永遠無法打造成品牌幼兒園的!